如果人生真有冥冥中注定
或許在我身上就可映證
不想離家遠
選了家附近的男友兼丈夫
但~還是到台北
還好...台北生活雖不盡人意
總增長見聞
不想當老大更不想當老大的老婆
不想做長子該擔責任的大媳婦
但~
二媳婦仍得擔著如長媳婦的責任
反倒不得自由
還好...媳婦角色雖難為
總自我成長不少
沒想當老師
但~
還是以老師為職業
還好...自己還蠻喜歡的
總是穩定讓人稱羨
人生.....
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
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
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
2008年8月13日 星期三
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
Data-Driven School Improvement. 讀後感
資訊發達的時代如能依據身邊既有的資訊作決定,應可事半功倍。資訊是否精確以及收集過程是否有效率,關係著決策品質的好壞。就一個學校而言,甚至影響整體學校的運作,因此學校有必要建立一套資料庫,並能持續更新資料庫將可不斷地進行學校改善工作,學校效能也自然提升,應付任何可能突發狀況做出最精確的判斷。
知識是力量,是亙古不變的真理。學生學習當前所需能力、未來生活技能、處世態度,任何學習均是授權教育者調整課程目標。
故我贊同教師即研究者這個理念,因為知識無法脫離情境,接受到第一手資料的教師是最佳的研究者。行動研究的概念符合教育現場需求,如果研究結果又能成為學校資訊,將促成更有效的學習成效。
常常有人說,學校教育是用十年前的資訊教現在的孩子去面對十年後的世界,在時代資訊愈增快速,每日上網傳遞的資訊上萬筆的情況下,知識的累積十分迅速,更替也許得用秒速來計算的時代,知識管理相形重要,判讀有用的知識即是帶得走的能力,知識得活用,如果只會建置一筆一筆的資料,只是增加硬碟負荷量,何用呢?
所以知識管理第一要務是判讀有用資料,以現代科技幫忙建置管理,分門別類,且時時更新,就是我覺得最重要的。
本文閱讀來源:Johnson, James H (1997). “ Data-Driven School Improvement.” ERIC Digest. http://www.ericdigests.org/1997-3/data.html
知識是力量,是亙古不變的真理。學生學習當前所需能力、未來生活技能、處世態度,任何學習均是授權教育者調整課程目標。
故我贊同教師即研究者這個理念,因為知識無法脫離情境,接受到第一手資料的教師是最佳的研究者。行動研究的概念符合教育現場需求,如果研究結果又能成為學校資訊,將促成更有效的學習成效。
常常有人說,學校教育是用十年前的資訊教現在的孩子去面對十年後的世界,在時代資訊愈增快速,每日上網傳遞的資訊上萬筆的情況下,知識的累積十分迅速,更替也許得用秒速來計算的時代,知識管理相形重要,判讀有用的知識即是帶得走的能力,知識得活用,如果只會建置一筆一筆的資料,只是增加硬碟負荷量,何用呢?
所以知識管理第一要務是判讀有用資料,以現代科技幫忙建置管理,分門別類,且時時更新,就是我覺得最重要的。
本文閱讀來源:Johnson, James H (1997). “ Data-Driven School Improvement.” ERIC Digest. http://www.ericdigests.org/1997-3/data.html
訂閱:
文章 (Atom)